温柔又强悍的毛毛虫 - 搜奇 - 网推
发布日期:2022-10-25 20:40 浏览量:[温柔又强悍的毛毛虫 - 搜奇 - 网推
第一本细腻刻划人类狂热与蝴蝶生命史的自然书写
◎自然写作最高荣誉“约翰・巴勒斯文学奖”得主
◎美国AMAZON连续20年四颗半星高分好评
◎成功高中昆虫博物馆创办人陈维寿专文导读
◎繁体中文版独家收录台湾蝴蝶产业专题报导〈再见!蝴蝶村〉
◎初版书名:蝴蝶的秘密生命
记录人类狂搜集蝴蝶的历史轨迹,深入描述蝶类生态
17世纪,人类对蝴蝶的狂热达到了巅峰。贵族雇用猎人在世界搜括珍稀蝴蝶,世界公认最伟大的蝴蝶迷罗斯柴德爵士,个人的蝴蝶收藏就高达225万只,令大英自然史博物馆的蝴蝶收藏超越了任何时代,也促进了博物学的长足发展。
蝴蝶生命的每个阶段,都有复杂的生存机制。从幼虫时期起,它就必须面对鸟、寄生蜂、蚂蚁等不同类型的捕食者、竞争者、有毒植物等,直到化蛹、成虫,直至雌蝶成功挑选一株植物产下它的卵,完成整个生命史的循环。最后,我们将与十亿只北美帝王蝶一起从加拿大往南横越大西洋3,200公里,直至温暖的墨西哥。这个世界上最壮观的自然景象之一,必须历时四个世代的蝴蝶才能完成,却能遵循完全相同的路线,至今人类仍然无法知晓其原理。
保护与共生的未来
20世纪,蝴蝶研究进入了生态学的范畴。90年代的洛杉矶,一名无恶不作的帮派份子包纳,出狱后无意参与了生态工程而接触了蝴蝶保育,全心全意地投入其中。他与生物学家马通尼学者合作,一起进行成功复育了野外灭绝多年的艾尔席贡度琉璃小灰蝶,双双获得了国家的“自然保护特别成就奖”,并在实验室一起工作至今。
今日,在美国、哥斯达黎加等国家,蝴蝶的保育与复育,催生了更为健全的观光产业,甚至因较强的经济利益而令昔日的破坏者转而保护森林。曾经受到人类伤害的蝴蝶,为环境再生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。
繁中版独家收录台湾专题报导〈再见!蝴蝶村〉,记录台湾蝴蝶工业的历史
号称蝴蝶王国的台湾,也曾靠蝴蝶产业撑起了一片天。在二战结束后,埔里曾有多达47家蝴蝶加工厂,以蝴蝶制作贴画等的“蝴蝶加工业”带来巨大的外汇。
本书特别收录特别报导〈再见!蝴蝶村〉,让您在作者的自然书写背景之外,更能理解蝴蝶曾在这片土地上的足迹,以及本土对蝴蝶保育的努力。
各界好评
多达两万种的蝴蝶,不但美丽、可爱,经过它独特的存活方式才飞舞满天,看完这本书你就知道,因为这是带你到蝴蝶世界的最佳导游书之一。──朱耀沂(台大昆虫系名誉教授 )
如同蝴蝶吸食花蜜般的充实与甘甜……──李后晶(台大昆虫系教授)
一部化繁为简的知识性自然读物,类似散文小说,读起来丝丝入扣,想要一口气看完……──陈光亮(台湾蝴蝶保育学会理事长)
具可读性、知识性,时而更富有诗意。──《波士顿地球报》
知识与自然史在这本书中合而为一。──《达拉斯晨间新闻》
本书通篇都是流畅轻盈的散文,加上一波波大量涌现的惊人常识,这本书本身就是一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。──《圣地牙哥联合论坛报》
萝赛融合机巧、知识和诗的语言在这本动人的科学沉思录中……是一部认真研究、文字优美的蝴蝶自然史。──《出版家周刊》
萝赛搜集到的精采知识及杂闻,为她的叙述增色……是一趟迷人的阅读经验。──《经济学人》
【精彩书摘】
典型而言,大部分的蝶种都越晚龄时,就越多毛、越多刺、毛越粗硬且看起来越凶恶。
或许它们会有新的肉质细丝,或许看起来像是会走动的发刷,如果你摸过它们,这些毛会让你发痒或红肿刺痛。这个信息越来越清楚:我不值得被你送入口中。
当毛虫进入第四或第五龄时,它们的行为可能需要跟著外观一起改变。它们或许再也不在白日进食,而开始在夜晚吃东西,而吃的东西也可能会不一样。
鸟类花很多时间盯著植物,所以能够认出被毛虫破坏过的花叶。黑冠山雀不但能看出被咬过的破叶,也能找出藏在附近的那个罪魁祸首。冠蓝鸦可以分辨出相片中何者为完整的叶片和被吃掉的叶片。
而毛虫对此的因应之道是沿著叶缘吃树叶,使得大片叶子看起来像是比较小的完整叶片。
于是,冠蓝鸦糊涂了。这是一片没有受损的叶子、被毛虫吃掉边缘的叶子,或是另一种叶子的特征呢?
有些幼虫更进一步,甚至在叶片上吃出一个洞,再用身体填进空洞里。这些毛虫身上也许有著像是叶片污渍或是干枯棕色叶缘的图纹。有一种毛虫背上有锯齿花纹,以便仿真榆树叶片上的锯齿。
当叶片被咬得太破烂,而毛虫的出现变得太明显时,毛虫就会爬到安全地点,还把证据从树上咬掉。
问题解决啦!
而有毒的毛虫,或对某种鸟类而言难吃的毛虫,就不用这么辛苦了。帝王蝶吃起东西就会弄得又脏又乱。它身上的黄黑白三色条纹,就能警告捕食者不得近身。其他有毒的、色彩鲜艳的毛虫,也都可以自由自在地创造出“幽灵植物”:那些被啃啮得只剩叶梗和叶脉的树叶。
美国西部有一首哀伤的老歌,里头有这么一句歌词:“你可以从我的装扮看出来我是个牛仔。”
你也可以从一只毛虫的打扮,看出它是一片绿叶、一根枯枝、一小坨粪便、一只树蛙,或是某种让你作呕的东西。
当然,我怎么看一只毛虫,跟一只鸟怎么看它是不同的。山雀的视力比人类好,能看到更多种色彩,包括紫外线,而且看到的颜色也不同于人类。距离、背景、光线移动的型态,这些全都会关系到一只幼虫能不能好好躲藏。就连有条纹的帝王蝶也可能一面在树叶背面进食时,一面融入背景当中。
对毛虫来说,这种事是没完没了的。担心完这个,还要担心那个。这对一只鸟而言是很有效的拟态或伪装,但对捕食性的臭虫却很可能失灵,因为它们会跟踪猎物长达一小时之久。有些毛虫干脆“明著来”,它们跳下叶片,只希望别摔死,或者它们会吐出一条丝,像阿汤哥在电影《不可能的任务》中那样跳下,吊在这条生命在线,静候捕食者离开。
(本文摘自《蝴蝶热》/猫头鹰出版社)
【作者简介】
萝赛(Sharman Apt Russell)
美国知名自然写作作家,定居于新墨西哥。书写主题广博,曾获自然写作最高荣誉“约翰・巴勒斯文学奖”(John Burroughs Medal,历届获奖者包括传奇动物作家希顿、环保作家瑞秋卡森等)、以及“山与原文学奖”(Mountains and Plains Booksellers Award)等等,作品被译为中、俄、韩、西、葡、义等十余种语言。
本书是她对蝴蝶自然史的经典书写,审视人与蝴蝶在历史上的关系变化,精细描写蝴蝶的完整生活史,也以蝴蝶产业为起点,探讨生态经济的各种可能性。作品有《大地少年时》、《杀了牛仔》、《吹笛人之歌》和《花朵的秘密生命》,目前在西新墨西哥大学教授写作。
